蛙类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病
蛙类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病
青蛙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研究成果
【实验动物】
病蛙样本采自开州区某黑斑蛙养殖基地,体重、体况相近的健康黑斑蛙采购于重庆本地市场。
【实验试剂】
脑心浸液肉汤(BHI)购于北京华越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6SrDNA引物合成于华大基因,药敏试纸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微量生化管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多西环素购自重庆某公司,水溶性氟苯尼考购于江苏某公司,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DNA-marker DL-2000、Lysis Buffer为上海生工产品,其他涉及到的NaCl、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琼脂糖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实验仪器】
T100™ Thermal Cycler,美国BIO-RAD公司;凝胶成像系统JY04S-3C,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制冰机IMS-20,常熟市雪科电器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LRH-250F,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泳仪JY200C,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洁净工作台SW-CJ标准型,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LX-600微型离心机,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海尔冰箱BCD-192KTJX,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YXQ-50A,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EL104,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Cascada BIO实验室超纯水系统,美国PALL公司。
【病原菌的分离】
在超净工作台内用酒精棉球对病蛙的体表进行初步消毒,准备好手术刀,剪刀等器械并提前用酒精灭菌,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旁切开病蛙的脑部,用镊子夹出病蛙脑组织,放入装有灭菌生理盐水的2ml规格的灭菌EP管内,并放于冰箱-20℃低温保存。
【病原菌的纯化】
提前用BHI配制好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还需额外加入琼脂),取分离的脑组织在平板上进行多次划线并置于28℃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小时,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放置在摇床上培养24小时后得到单菌落菌液。
【病原菌的生化鉴定】
将分离纯化后的单菌落(E3)菌液充分摇匀后,用接种环接种于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硫化氢、果糖等15个微量生化管中,放置于38℃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表1)。可见E3菌株与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生理生化特性基本上一致,与相关资料中该菌种的特征相吻合,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结果,可初步判断菌株E3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表1生化鉴定结果
项目Items |
菌株 Strain |
|
E3 |
E.meningoseptica |
|
革兰氏染色 Gram stain |
- |
- |
细菌形态 Cellular morphology |
短杆状 Short rod |
短杆状 Short rod |
运动性 Motility |
- |
- |
葡萄糖 Glucose |
- |
- |
麦芽糖 Maltose |
- |
- |
甘露醇 Mannitol |
- |
- |
木糖 Xylose |
- |
- |
蔗糖 Sucrose |
- |
- |
果糖 Fructose |
- |
- |
乳糖 Lactose |
- |
- |
硝酸盐还原 Nitrate reduction |
- |
- |
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
- |
- |
明胶 Gelatin |
+ |
+ |
枸橼酸盐 Citrate |
- |
- |
靛基质 Indole |
+ |
+ |
尿素 Carbamide |
+ |
nd |
MR试验 MR test |
- |
- |
VP试验 VP test |
- |
- |
表1 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其中:+,阳性;-,阴性;nd,无参考数据。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E3菌株在BHI培养基28℃下长势良好,经24h培养可形成淡黄色菌落或者半透明状白色菌落。菌落呈短杆状,表面光滑,末端稍带锥形。革兰氏染色镜检为G-,具有荚膜, 无芽孢和鞭毛。E3菌株革兰氏染色形态见图1。
图1
【病原菌的PCR检测】
1.病原菌DNA模板的制备:取50μL buffer和2μL E3菌液于EP管中,充分混匀后放入T100™ Thermal Cycler进行16S热变性15分钟后得到DNA模板。
2.病原菌的16SrDNA PCR扩增:选用华大基因公司合成的16SrDNA通用引物,加入2.5μL mix、15μL ddH2O、2μL 16SrDNA F、2μL 16SrDNA R、6μL 模板DNA混合成50μLPCR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为94℃,10min+{(94℃,0.5min) +(55℃,0.5min) +(72℃,1.5min)}×30 +72℃,5min。
3.琼脂糖凝胶电泳:取10μL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点样孔内点样,并用加入3μL 2000bp的D2000 DNA Marker作为标准,待电泳完成后使用JY04S-3C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图2)。
图2
4. 16SrDNA基因测序
电泳后阳性的PCR产物送华大基因测序,测序结果(图3)在NCBI网站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后发现,E3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的同源性高达98%,置信度高达99%。结合E3菌株的形态鉴定、生化鉴定,可确定E3致病菌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
图3
【病原菌的回归试验】
根据科赫法则,回归动物,将E3菌液注射同等太小的健康黑斑蛙体内,观察7日。攻毒蛙出现歪脖(图4),在水中打转,白内障(图5)等与临床一致的症状,死亡蛙剖检见肝脏肿大(图6)、脾脏出血(图7)。并对死亡蛙及时剖检和病原菌再次分离与鉴定。
图4
图5
图6
图7
【药敏试验】
病原菌E3对29种药敏试剂的敏感程度见表2。由表中可看出在15种药物中,达到极高敏感程度的药物有派唑西林、氯霉素、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等6种药物,达到高敏感程度的有克林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其他的万古霉素、朱诺环素、四环素等20种药物只有中低敏感程度。其中万古霉素被农业部列为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的兽药,不能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表2药敏试验结果
名称 |
抑菌圈直径(单位mm) |
敏感度 |
名称 |
抑菌圈直径(单位mm) |
敏感度 |
派唑西林 |
28 |
极敏 |
环丙沙星 |
9 |
低敏 |
氯霉素 |
27 |
极敏 |
头孢氨苄 |
8 |
低敏 |
头孢哌酮 |
27 |
极敏 |
头孢拉定 |
7 |
低敏 |
多西环素 |
25 |
极敏 |
诺氟沙星 |
7 |
低敏 |
麦迪霉素 |
21 |
极敏 |
苯唑西林 |
7 |
低敏 |
红霉素 |
20 |
极敏 |
呋喃唑酮 |
7 |
低敏 |
克林霉素 |
16 |
高敏 |
青霉素 |
7 |
低敏 |
氧氟沙星 |
15 |
高敏 |
庆大霉素 |
7 |
低敏 |
头孢曲松 |
15 |
高敏 |
头孢他啶 |
7 |
低敏 |
万古霉素 |
14 |
中敏 |
多粘菌素B |
7 |
低敏 |
朱诺环素 |
14 |
中敏 |
新霉素 |
7 |
低敏 |
丁胺卡那 |
12 |
中敏 |
卡那霉素 |
7 |
低敏 |
四环素 |
12 |
中敏 |
氨苄西林 |
7 |
低敏 |
羧苄西林 |
11 |
中敏 |
头孢呋平 |
6 |
低敏 |
复方新诺明 |
10 |
中敏 |
|
|
|
相关项目
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及技术转让和模型动物培育
立即给我们留言!
WRITE A MESSAGE TO US
产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