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新发现:鹅星状病毒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新发现:鹅星状病毒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致腹泻型鹅源星状病毒于2014年在湖南某鹅养殖场被首次发现。2016年3月以来,在我国鹅养殖区开始流行一种以内脏、肌肉和关节有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上称为鹅“痛风病”,病原经确诊为鹅星状病毒,为致痛风型。

新发现:鹅星状病毒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概要描述】致腹泻型鹅源星状病毒于2014年在湖南某鹅养殖场被首次发现。2016年3月以来,在我国鹅养殖区开始流行一种以内脏、肌肉和关节有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上称为鹅“痛风病”,病原经确诊为鹅星状病毒,为致痛风型。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4
  • 访问量:0
详情

致腹泻型鹅源星状病毒于2014年在湖南某鹅养殖场被首次发现。2016年3月以来,在我国鹅养殖区开始流行一种以内脏、肌肉和关节有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上称为鹅“痛风病”,病原经确诊为鹅星状病毒,为致痛风型。

 

2019年以来,临床上经常有鹅养殖户反映:(1)有时给眼观健康1日龄雏鹅注射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后1-2日,鹅群即爆发痛风病,而同批次未接种抗体雏鹅在5-7日龄时才发病,且注射抗体鹅群的死亡率要比未注射抗体的高20%以上;(2)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痛风病时,有的注射抗体后2-3日即再无死亡发生,而有的鹅群在注射抗体后死亡率反而激增、死亡高峰期持续时间更长。上述病例中均能检测到致痛风型鹅星状病毒。

 

为了探究导致临床上这种接种抗体后致鹅异常发病和死亡现象的原因,公司联合西南大学开发出来能定量检测鹅星状病毒的鹅源星状病毒TaqMan探针和SYBR Green I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接种抗体前后鹅肾脏中的鹅星状病毒载量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取样检测所接种的抗体中和效价,于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共检测了37例,经过对结果的分析,初步推断鹅星状病毒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具体结果选4个代表,见下表:

 

注:表中病毒代表“致痛风型鹅星状病毒”,抗体代表“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
 

2021年7月-11月,为了进一步验证推断,本研究团队用中和效价为1:94、1:141和1:282三种不同抗体滴度(低、中、高效价)的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分别进行雏鹅保护试验和鹅胚中和试验,同时设空白对照和攻毒对照。雏鹅保护试验结果显示,抗体效价1:94组鹅均发病,死亡率90%(9/10),1:141效价组鹅的发病率为30%(3/10),死亡率20%(2/10)死亡,1:282效价组鹅无发病及死亡;攻毒对照组鹅100%发病,死亡率80%(8/10),从动物的死亡时间来看1:94抗体组出现发病时间和死亡时间均比攻毒对照组提前3日,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1:94和1:141抗体效价组均小于攻毒对照组,说明其病毒载量较高。鹅胚中和试验结果显示,三组抗体处理组鹅胚的死亡率和分别为100%,20%和0,攻毒和阴性对照两个组分别是100%和0,鸭胚死亡时间1:94效价组显著早于攻毒对照组,5组样本荧光定量检测的平均Ct值分别为16.803、31.609、0、0和25.375,可见1:94效价组显著小于1:141效价组和攻毒对照组。结合二者试验结果,说明低中和效价(1:94)的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能增强鹅星状病毒在雏鹅和鹅胚体内的复制能力和感染发病,进一步证明了鹅星状病毒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本研究成果论文《鹅星状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由公司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5家单位作为参与单位,已被某中文核心期刊录用,待发表。鹅星状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为国内国际首次报道。

 

围绕鹅星状病毒研究,公司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待发表1篇,发表英文论文1篇,获得农业农村部新兽药临床试验批件1个。后续,团队将就鹅星状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机理开展研究,为鹅星状病毒病有效防控和后续鹅星状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发奠定基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产品搜索:

搜索
搜索

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及技术转让和模型动物培育

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联系邮箱: 

联系地址: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福业路16号

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联系邮箱: 

联系地址: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福业路16号